3月5日,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,兩次提到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。他指出,這與增加公共產品、公共服務一起,構成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“雙引擎”。同時創新也是改造傳統產業、打造經濟新引擎的重要手段。
總理第一次提到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是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。
鼓勵創業,在經濟仍有巨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,也是保證就業的重要出路。2014年出現了創業熱,當年盡管中國GDP的增長速度略有下降,但全年仍實現了1300萬人的新增就業。李克強總理表示,2015年要保證1000萬新增就業崗位,城鎮登記失業率要控制在4.5%以內。一個數據即可表現,這個任務實現的困難,今年僅高校畢業生就達到749萬人。
而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透露,今年國家仍將從多個層面出臺政策,為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掃清障礙。“中小企業大有可為,要扶上馬、送一程,讓‘草根創新’蔚然成風、遍地開花”。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。
為此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,總理也指出,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,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。政府工作報告中,其他可能推動創業創新的政策還包括:
1,繼續提升直接融資比重,多管齊下改革投融資體制。大幅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,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。政府采取投資補助、資本金注入、設立基金等辦法,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重點項目。
2,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推進金融改革。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,成熟一家,批準一家,不設限額。
3,在融資難和稅收負擔方面,將繼續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,進一步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。
4,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。包括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,擴大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實施范圍;保護知識產權、打擊侵權行為。鼓勵企業增加創新收入、大力發展眾創空間。建立公開、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。
預計2015年,又是創業熱潮涌動的一年。接受騰訊財經《資本論》的諸多風險投資人都指出,2014年的創業熱潮,政策支持是重要動因。從2013年年底開始,國家出臺了諸多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。
從2014年迄今,都有哪些政策鼓勵創業創新?